平安建设基本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平安建设?
平安建设,是指通过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使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工作过程,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由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群众性创建活动。
二、平安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开展平安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2.开展社会治安整治,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
3.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预防控制违法犯罪,保障公共安全。
4.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5.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群防群治、村(居)民自治水平。
6.宣传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企业等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
7.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8.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为平安建设提高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人民群众如何参与平安建设?
1.积极做好自身和家庭防范,提高防火、防盗、防骗、防抢等安全意识,防止受到各种不法侵害;
2.遵纪守法,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3. 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平安出行;
4. 积极参与单位、社区的平安(安全)宣传;
5.积极参加治安志愿队伍,积极参加联防巡逻、矛盾调处等活动;
6.向公安机关和基层组织提供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
7.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做平安新乡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五、什么是“两感”指数?
省委政法委、省平安办为了解掌握各地开展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情况,近年来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网络投票和电话访问方法来测评各地群众安全感指数,作为评价考核依据。测评的主要指标为“两感”指数,即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指数。